教會與音樂的愛恨情仇
韓定中
在進入音樂史稀薄空氣的高空之前,讓我們先將心中充滿對音樂的愛...
音樂,音樂!這是什麼樣的一種魔力呢?僅僅是一種有秩序的聲音,就能使我們歡樂、充滿信心、悲愁、孤獨、憤怒、崇敬?幾千年來,不曉得多少人思考過這個問題;他們之中有的用嚴格的數理,試圖「證明」和諧和美;有的用哲學、美學,希望在一個小小完滿的體系中,圓滿的說明這種魔力的來源;有的靠人類學和歷史,希望從時間當中找到蛛絲馬跡....
但是在這所有搜尋過程之前,音樂就已然存在在人類的生活當中,也和「神秘」一字結下了無法分割的關係。
基督教教士當然也是這個問題的思考者之一。音樂對他們來說,是源自聖靈
(Holy Spirit) 的創造;音樂能招徠天使的幫助,擊潰魔鬼;音樂隱含了一種巨大無比的力量,可以治癒疾病,強化道德力量,也是促成宇宙和諧的一大力量來源。
當然,這些教士都非常了解音樂神奇的力量。他們鼓勵在教堂當中吟唱聖詩,以虔敬的心向上帝禱告。有時,他們甚至會因為自己沈浸在音樂純粹的美之中,而自覺背叛了上帝。有些主教甚至希望將音樂逐出教會的大門,或是盡量將音樂簡化和樸素化,以免信徒耽溺在音符的美妙海洋當中,忘記了上帝。(註一)
在我們今天的眼光看起來,這似乎有點過火,不是嗎?好在這些教士們「了解」到令他們感動的不是旋律,而是配上旋律的「經文」本身。儘管他們也承認加上旋律的經文更能加強它強固信仰的威力,但是為了讓音樂持續下去,他們似乎必須找到一些看來合理而「健康」的理由才行。對音樂本身是這樣,對樂器的排斥更是這樣。一般來說,教士們認為人聲是最神聖的,只有這種聲音才被允許在教堂裡出現,頌讚上帝。只有一種樂器,可以比較沒有異議地被當時的教會接受
—— 那就是一種名叫「薩泰琴 (psaltery)」的撥弦樂器;原因?因為它有十條弦,象徵了十誡;骨架的四邊代表了「四福音」;它的共鳴箱位置在上方,則代表了人應該向上追求,而不是向下沈迷於旋律的肉慾美當中。
儘管教會當中存在著對音樂「越位」的恐懼,但平心而論,今日西方音樂能夠有這樣高度的發展和成就,教會的貢獻是非常巨大而深遠的。在那樣一個動蕩不安、社經制度無限後退的黑暗時代裡,教會就像在風雨飄搖的黑夜裡點燃的一根小蠟燭一樣,勉力地保存著西方文明的精粹。再精確一點來說,如果沒有那些山上的修士關在暗室裡抄寫各種無價的手稿、沒有那些忘卻世俗,在渺無人煙的地方沈思建構理論的教士,我們今天怎麼可能擁有如此浩瀚無邊的文化資產呢?
那麼,在教會牆外的地方,還有沒有音樂存在?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早期的聖歌(chant,又稱 plainsong 素歌)當中,有部份的旋律就是來自民間流行的曲調,再配上經文而得來的。後來音樂越來越形複雜,本來是人人都能掌握的音樂,就變成只有少數專業人士(當然是教會裡的教士)才能完全的精通。從此,教會音樂成為真正的主流,反倒是民間的一些歌謠參考了教會的聖歌修改而成。此外,由於民間的世俗音樂缺乏像教會一般有系統地被收集、記錄和保存,因此能傳到現在被我們聽到的,就更加地稀少了。
說到這裡,讓我們回過頭來更仔細地瞧瞧我們的主角 —— 葛利果聖歌。上回我們介紹過葛利果聖歌大致上的音樂特色。那麼今天我們就再來看看有關於它的記譜法、歌詞和表演詮釋方面的問題。
我們現在記譜用的五線譜表和所有使用的記號並不是源自於某個人特殊的發明,而是逐漸由原始的記譜法「演化」而來的。早期聖歌的記譜法非常原始:譜上沒有「線」的設計,僅有一些看來像是「蝌蚪」的「文字」符號(註二)記載音的高低。自然,絕對音高的觀念在這時是不存在的。在廿世紀的今天,這種記譜的方式被改良後仍用於記載葛利果聖歌的譜集之中(註三)。要詳細討論這種記譜法,恐怕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完的,更何況如何將古籍正確地今譯,至今還是一個令眾多學者爭論的話題。我們只能用非常簡單的三言兩語,稍微為這種記譜法鉤出一個輪廓。
通常我們稱這種記譜法為紐姆 (neume) 系統;因為在這種古老的記譜系統當中,neume
扮演的是相對於現代記譜法當中音符符號的角色。不同的是,相對於一個現代音符只能指名一音,一個紐姆可能用來代表兩個音以上(compound
neume)。至於為何要將某一種音群化為一個紐姆,而不將它個別記錄?我的猜測是為了記錄書寫方便(也許能有其他讀者能為我們解釋得更清楚)。
以紐姆 (neume)記譜法記載的 "Kyrie eleison"
紐姆記譜系統裡並沒有像現代指定拍速的符號(例如 4/4 拍、每分鐘要打 120 個四分音符等等);而每一音的長短變化也是十分有限。更令人困擾的是,這種記譜法中隱藏了許多未寫明的訊息;這些演出的指示可能在當時被認為是理所當然,不需要明講的;但是經過千年之後,這些樂譜就必須經過重重考證,才能恢復其原來的面貌。
對紐姆系統的說明,就到這兒為止了。事實上,若要清楚了解這整個記譜系統,我們恐怕需要一面看著譜例,一面將它與現代記譜系統來做一番比較才行....
恐怕不是很多人都有興趣的。
在歌詞來源方面,葛利果聖歌的歌詞有來自聖經和非聖經兩種;這其中又可分為散文 (prose) 或詩體 (poetry) 。若就歌詞和旋律的配合來看,又可分為:
- 音節式 (syllabic) :歌詞一音節對應一個音符;
- 音團式 (neumatic) :每一音節對應一個 neume;
- 花腔式 (mellismatic) :每一音節對應多個 neume。
當然,音節式是這三類當中最樸素的,也是最常出現在教堂儀式中的音樂。花腔式的配詞法只用在表達歡欣情緒的歌詞時才使用(如 Alleluia
—— 聽過的人應該記得那一長串的 A---lle---lu---ia)。
在演唱的方式上,我們可以概略將之分為三類:
- 輪唱 (antiphonal) :由不同的聖詠團輪流唱出每一組句子;
- 答唱 (responsorial) :由一個獨唱者領唱,聖詠團回應;
- 直接唱法 (direct) :整首曲子從頭到尾都由同樣的演唱者演唱。
自然,其他對演出方式的考究也是極其複雜的。對我們而言,最直接的感受方式,就是親自去聆聽這種音樂,得到最直接的印象。
今天就暫時介紹到這兒了。下次我們將對基督教(注意指的是舊教天主教)的儀式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也作為這一系列文章的總結。
註釋:
帕勒斯替那
(1525-1594)
一、傳說中中世紀作曲家
帕勒斯替那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5-1594)寫作了著名的彌撒曲 Missa Papae
Marcelli,為得就是要說服當時舉行的
特利騰大公會議
(Council of Trent, 1542-1563) (一譯天特會議)不要對
複調音樂
(polyphony) 頒下禁令。
二、我又想到了一個中西比較的問題:國樂系統傳統的記譜法是文字譜;為何沒有發展出一個更為系統化和更簡潔有效率的圖形式記譜系統呢?阻礙這種發展的因素是什麼?
三、自十九世紀始,位在法國 Solesmes 的黑衣僧侶 (Benedic 教派僧侶)
便開始有系統地對紐姆系統做研究考證的工作。他們也是梵諦岡 教廷正式指定編纂和發行禮儀規則、樂譜書籍的組織。